顯示包含「E類:灌水記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E類:灌水記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

後記

後記

終於完成第一部小說,其實不少讀者認為我寫不夠詳盡,讓大家失望,實在非常抱歉,所以我正式宣佈:當我完成《灌水記》的前傳《鄒氏‧參》和後傳《南將群俠傳》之後,我就會寫《灌水記》的第二版,到時請看!

說說這部小說的基本資料吧:二萬一千五百五十三字、一千九百三十六行、六百二十四段;主角當然是劉大耳!

個人覺得這部小說比較短了,所以在《鄒氏‧參》、《南將群俠傳》和《灌水記》的第二版時,(透露一些吧)每回大約四千多千字,有十至十二回,希望能達到五萬字。

在序說過這部小說是改編自香港三國論壇的一些事情,老實說,其實人物、人物名字也是論壇的人、論壇的人的網名!(有些人的網名不能成名,被我改掉。)例如:域申屯長(網名Vincent)也是打了粗口而被「ban」(網絡用語),他也開過一個新的帳戶來胡亂向管理員告發我。

而主角劉大耳就是我!我被人認為整天都灌水(網絡用語),其實也是的,唉!劉大耳的性格就是我的性格:他衝動中帶聰明,聰明中衝動;很有正義感,有時又很膽小;為國為民,有時又為了活命就投降(兩次),有點人格分裂的感覺,但性格在他身上又一點也不矛盾。

再透露一些《鄒氏‧參》的內容吧:《鄒氏‧參》是《灌水記》的前傳,主角就是鄒俞(他是HKSAN的創辦人,網名周瑜軍師),小說寫他的一生,包括參國建國……好了,說夠了,不然沒有人會看的。

嗯,看《鄒氏‧參》有一點要注意是《鄒氏‧參》是會因《灌水記》的第二版來寫的,即是說,情節、內容、格式和地名和《灌水記》會有點出入,所以先當《鄒氏‧參》是一本獨立的小說來看吧!

最後特別鳴謝某何(網名),他促使我寫這部小說。

多謝大家的支持!

膠吳

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五日

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

自序

自序

這是我第一篇小說啊!心情始終有一點緊張,不知為什麼,沒有人願意給我寫序,那我惟有自序吧!

小說,是一種記敘某些事情的文體,而我的小說,有點像《三國演義》,內容會有一點戰爭的場面,也有點像查良鏞(金庸)先生的作品,加入一點武俠小說般的描述,我想可以叫作「武俠戰爭小說」吧!

這部《灌水記》其實是改編自本人在香港三國論壇(HKSAN)的一些事情(當然有些情節是虛構的!),有一天覺得這些事情可以寫一部小說,就開始寫了。

自序就是這麼多,請大家慢慢欣賞!謝謝!

膠吳

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日

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

第十六回(四)

有一天,劉大耳約了發木奐、參角仁和油少到踢飛國幻龍城旁邊的幻山喝酒,劉大耳擺好了酒杯,他們就來了。

「大家最近過得好嗎?」劉大耳問道。

「皇上……」發木奐還未說完,油少踢了他一腳,發木奐隨即會意,改口道:「托劉兄的福,現在我改名換姓,在參國做流氓『大哥大』呢!」

「哈,發木兄,做不到官也可以做商人吧!我現在到西域做生意呢!」參角仁笑道。

「那又未必的,我在踢飛國認識很多人,最近還當了深志城大守!」油少說。

「哦,看來大家也有工作,我卻是靠由鄴城剩餘的錢過日子呀!幸好還剩下很多!」劉大耳歎道。

「劉兄,不要想這些了,我們喝過痛快!」

他們喝到黃昏,劉大耳突然說:「今日一走,不知何日再相見……」

「我們一定有機會再見面的!」發木奐說。

「嗯!」油少和參角仁齊聲道。

「唉,誰會想到我一國之君今天會在這裡?誰會想到四十未出頭的人會在這樣歎氣?誰會希望有這麼的遭遇?今天總算令我明白世事變幻莫測,我劉大耳今天站在幻山之頂,一切的事物也給我看清楚了!哈哈哈……」

三人聽到這樣的說話,心裡有了一個共鳴,之後再沒有人說話,默默地下了山,只留下一個很大、很響的笑聲……

《全篇完》


(*形勢圖)

2008年11月21日星期五

第十六回(三)

「投降的話肯定大家沒命的。」油少說。

「眾卿家,朕決定投降!」劉大耳無奈地說。

「皇上,微臣怕皇上會……」發木奐說。

「朕已經想到一個好辦法,大家可以活命。只需要這般這般……」

參國接到劉大耳的投降書,就派人到鄴城捉拿劉大耳,三天之後到了,但卻發現鄴城裡空無一人,原來鄴城的老百姓早已到了搬到平城,而劉大耳和眾臣已經逃到國外。

一年之後,參國仍然找不到他,就宣佈劉大耳已經死了。灌國上下都非常失望。《待續》

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

第十六回(二)

「哼,這麼的招數!」他想跳起避開,突然蕭方候放暗器,打倒了蕭方完,蕭方完大怒道:「真卑鄙!」

「我不理!總之你就是輸了給我!」

三天之後,他們三人都被判死刑,行刑之前的一天,當布書在照顧域申屯長吃飯時,域申屯長突然大喊道:「我身雖亡於參國手中,但心卻不會亡於參國手中!」說罷,便與世長辭。

「皇上!」布書哭道。

行刑的那一天,布書和蕭方完一句說話也沒有說,默默被人斬首了。

當劉大耳知道這件之後,就知道參國會很快攻打灌國。他非常苦惱。

「皇上,以全國兵力也沒有可能打得過已經回復士氣的參兵的。」發木奐說。

「難道要投降?」參角仁說。《待續》

2008年11月17日星期一

第十六回(一)

《第十六回 幻山之頂》

「沒錯!」蕭方候大笑道。

「你不是死了嗎?怎麼……」蕭方完說。

「小子,你很想大哥死嗎?當年道派亡派之後,我便隱居深山數年!今次就是要捉拿域申屯長的。」

「如果這樣就是我的敵人,就算是親人也沒有辦法,去死吧!」他便出手,左手劃了一個圈,右手一拳打去,這就是「圈中有拳」。

「竟然有膽打大哥,師傅沒有收錯這徒弟。」蕭方候一閃避開了。

「喂,你快點捉拿域申屯長,之後再打過吧!」司馬責說。

這時,不懂得武功的布書已經被捉住,而域申屯長因為「車輪戰」弄到很累,「呀」的一聲,累得倒在地上。

「蕭弟,你還是投降吧!」蕭方候說。

「不!」

「那看大哥什麼捉住你!」一轉身,又使出「圈中有拳」。《待續》

2008年11月16日星期日

第十五回(四)

他又向士兵說:「人一四五去,一東、二南、大北!」士兵明白他的暗號,一一行動了。

「他們幹嘛?」

「你問我,我問誰?不如跟去看看!」

「好主意!」

司馬責一行人到了北方去,這時布書已經明白了,便對蕭方完說:「原來他們有人逃走了,應該是囚犯,所以第一隊到東尋找、第二隊到南尋找,大軍到北尋找;至於『人一四五去』,大概是指編號一百四十五的那囚犯逃走了。」

「咦,編號一百四十五便是……」蕭方完說。

「是皇上的編號!」

原來域由屯長在書信裡而將囚犯編號寫給布書,布書知道以後,就牢牢地記著它了。

「在那裡!」士兵發現了域申屯長,立刻包圍他。

「什麼?」域申屯長埋怨道。

「別怕,我們來救你!」蕭方完和布書衝進重圍,殺掉幾個參兵。

「一次過釣三條大魚,真好!」司馬責笑道。

「一次過殺一千條大魚,真好!」布書學著司馬責的口吻說。

「哼,所有人一起來吧!」蕭方完說。

參軍軍中一名男子突然說:「等等……蕭弟,看看我是誰?」

「呀!你便是……蕭方候大哥!」《待續》


(第十五回完)

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

第十五回(三)

蕭方完奇道:「怎麼沒有人,他們到了哪裡?」

「大事不妙……」布書話音未落,只見周遭有很多人,他倆已被包圍了。

「看看是誰那麼大膽闖我大牢……」司馬責走近他倆,又說:「原來是布大人和蕭前輩,你們真不幸,早一天來便不會有這陷阱!」

「究竟是誰的主張?好聰明的陷阱啊!」布書冷笑道。

「是北兄的主張。」司馬責回答道。

原來北飛將囚犯先行帶走,再設置伏兵在大牢旁邊埋伏。

「大人!」一個士兵走到司馬責旁邊,小聲地在司馬責的耳邊說話。司馬責聽了,臉色微變,說:「今天暫且放過你們,下次不要再讓我見到你們!」《待續》

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

第十五回(二)

「貧道跟域由屯長沒有交往,看著布大人的份上,我自當盡力!」蕭方完五年來在閉門練功,所以不聞世事。只是最近六個月他才出門,所以不知域由屯長的惡行,貿然答應了。

「太好了,皇上一定十分開心!」這時布書已經把「域由屯長」改為「皇上」,以表示蕭方完已經是自己人。

第二天,布書和蕭方完到了廬江城,大牢的守衛深嚴,他們打算入再去救他,況且參國方面也未說過不釋放域由屯長。

在「上和殿」裡,眾人都為釋放不釋放域由屯長的問題苦惱,徐科問魏平斯:「魏卿家,究竟怎麼辦?」

「微臣認為如果釋放域由屯長,他日後患無窮;如果不釋放域由屯長,我想域由屯長的臣子必找來高手救他。兩個選擇,結果也是一樣。」魏平斯說。

北飛說:「唯今之計只有這樣……」

晚上,參國還未釋放域由屯長,布書和蕭方完忍不住,就到了大牢那裡,偷偷爬牆而進,卻發現空無一人。《待續》

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

第十五回(一)

《第十五回 勇闖大牢》

到了晚上,布書和蕭方完到了盧江城外三十公里外的廬江村投宿。布書安頓好一切之後,就和蕭方完說:「所有都安頓好了。」

「究竟有什麼事找貧道?」蕭方完說。

其實,道長也知道的,域由屯長在六個月前被參國囚禁……

「貧道略有所聞。」

「由於我是域由屯長的丞相,所以……」

「想叫我加入你們嗎?」

「對了,明天就是釋放域由屯長的日子,我恐怕參國是不會那麼容易放他出來的,所以想請道長一起救他出來!」《待續》

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

第十四回(四)

「天曉得!管仲、鮑叔牙(注二)亦是如此!」

「是的……哈……」布書說罷,便離開發木宅了。

第二天,布書正在趕路到廬江城,忽然見一到一位約五十歲的道士,說:「蕭道長,我們見過面嗎?」

「你是……」那道士說。

「我是布書!」

「原來是布大人,不知道找貧道有何貴幹?」

原來這位道士就是人稱「萬手神道」蕭方完,由於武功非常厲害,有如有一萬隻手。蕭方完和布書早在布書少年時就已經認識了。當時布書在荒野暈倒,蕭方完救了他,他們就認識了。

時移世易,蕭方完的那一派,即道派,已經不復存在,全因派內自傷殘殺,而派內三大道長:蕭方候、蕭方完、蕭方統,現在只剩下蕭方完了。

布書回答道:「其實是關於西灌國的,道長正頁要到廬江城嗎?」

「沒錯!」蕭方完說。

「那不如今天一起同行,找到地方投宿慢慢再說。」《待續》

(注一:關公即關羽、關雲長,三國時代的英雄豪傑,其對劉備的忠心最為有名。)

(注二:管仲、鮑叔牙是春秋時期的一對好朋友。當時,齊國國君齊襄公死了,齊國的兩位公子: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回國爭奪王位。而管仲是公子糾的謀臣,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謀臣。最後,公子小白順利回到齊國繼位,是為齊桓公。本來,齊桓公想殺掉公子糾和管仲,但因鮑叔牙的阻止,才沒有成事。)

(第十四回完)

2008年9月8日星期一

第十四回(三)

「發木兄,酒菜真好吃!」布書說。

「那麼就吃多點吧!」發木奐說。這時,他們的語氣就好像已經認識了很久的朋友。

「發木兄,你知道我失去主人嗎?」布書突然轉了話題。

「我知,不要那麼傷心吧!其實屯長生死未卜,布兄可以去找找他吧!」

「嗯,依我估計,皇上是一個報仇心很強的人,如果他有命出來的話,一定會重組勢力,到時我不用去找他,他都會來找我!」

「對,所以不用擔心!」

「只怕參國會趁機致皇上於死地!」布書哭道。

發木奐開始佩服他的才智和忠心,就算國已亡,但心未死,其忠心可於關公(注一)相比。

「時候不早了,我們後會有期。」布書說。

「希望下次不在戰場相見。」發木奐笑道。《待續》

2008年9月3日星期三

第十四回(一)

《第十四回 萬手神道》

是。油少想著,忍不住又哭了。

「朕也非常難過,這樣吧!朕拜你為外相,賜黃金萬兩,賜爵灌侯劉大耳說。

「謝皇上!」油少感激地說。

外相就是相等於「外交官的頭兒」,地位僅次於參角仁,從此水界便將稱發木奐、參角仁和油少合稱「灌國三相」。

如是者過了三個月,又是秋盡冬來的時候,平城的市集今天熱鬧得很,一個看來是文弱書生的男子走到市集。

「客官,要買件大衣嗎?冬天很快便會來了!」買衣服的小販問那男子。

「我想不用了。失去主人,冷死就算了!」那男子說。

市集突然來了一批人馬,一個軍官大喊道:「這裡有人叫布書嗎?」《待續》

2008年9月1日星期一

第十三回(四)

李天很快便攻入建業城,老百姓都迎接灌兵。

三個月後,劉大耳便拜李天為大將軍,假節鉞,賜黃金萬兩,賜爵建業侯,令他駐守建業城。

另外,劉大耳亦拜參角仁為「民相」,顧名思義就是牧民的丞相,賜黃金萬兩,賜爵灌侯,地位僅次於發木奐。

而發木奐則改賜爵平侯,賜黃金萬兩。

這時,在踢飛國做間諜的油少回到灌國,第一時間就參見劉大耳,劉大耳就安排獨自見他。

「賢侄,踢飛國那邊怎樣?」由於油平和劉大耳同一輩,而油少就是油平的兒子,所以劉大耳便叫他「賢侄」。

「皇上,何登好像就快死了。文武百官都很擔心。」

「是嗎?」

「嗯……」氣氛突然變得沉悶。

他們發呆一陣之後,劉大耳開腔道:「那麼不如你回來一起住吧!」

「家母剛剛去世,現在離開似乎有點……」

「油夫人去世了?」《待續》

(第十三回完)

2008年8月29日星期五

第十三回(三)

(今天我不寫每日一記!)

「用外交手段也不行,看來要用軍事力量了。」秋盈說。

「但是軍隊還未恢復士氣!」司馬責說。

「那我們只好用『信之角』了。」秋盈說。

「但是『信之角』還是研發當中,咱怕會燒到自己。」天志說。

「魏卿家,有辦法嗎?」徐科說。

「呃……」這是魏平斯第一次無以言對。

「唯有讓他占少少甜頭吧!」徐科無奈道。《待續》

2008年8月27日星期三

第十三回(二)

「陳大人不是這樣的人來,請皇上放心。現在微臣先回平城。」

「你去吧!」劉大耳歎道。

這邊,北飛和諸葛衛門回到廬江城,就高興地稟報徐科:「這次得來全不費功夫……」他們便將之前的事告訴給徐科。

徐科聽罷,便道:「把約章拿給朕看!」

徐科看了,就給魏平斯看,魏平斯一看,就大驚道:「這次不得了……」

話音未落,司馬責便跑進來,說:「灌兵集結在西灌國邊境,正準備攻打西灌國,北大人、諸葛兄,你們搞不好嗎?」

「不,我們明明……」

「看來大家已經被大耳賊迷惑了,約章寫道:朕劉大耳不會踏進西灌國一步!但是灌兵如何?他們仍然可以進入西灌國啊!」魏平斯說。

「什麼?」徐科大怒道。

「那麼這次糟糕了,微臣還叫了在場的人作證,真是正中大耳賊的下懷!微臣願意以死謝罪!」北飛說。

「微臣亦一樣!」諸葛衛門說。

「算了吧!眾卿家,現在有什麼辦法?」徐科說。《待續》

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

第十三回(一)

《第十三回 約章奧妙》

「陳兄為何發怒?」劉大耳愕然。

「哼,這般玩『捉字蚤』的人我最鄙視的。緣分已盡,後會無期。永別了!」陳筆說罷,便走出宮殿。

「他幹嘛?」發木奐奇道。

「唉,陳兄乃正人君子,算了吧……」劉大耳說。

「皇上,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?」

「你明白約章當中的奧妙嗎?」

「呃……」發木奐想了想,突然道:「是不是……」

「沒錯,但是陳兄出於正直,他不喜歡用這樣的計謀。只怪朕沒有想到這一點,陳兄可能已跑到參國告密!」《待續》

2008年8月23日星期六

第十二回(四)

「這……哦!微臣明白了!」

「那就快點出發吧!」

「遵命。」李天便出去了。

傍晚,陳筆接到召令便回到鄴城了。劉大耳到城門迎接他,卻發現陳筆的後面多了一個人,就問道:「陳兄,後面的是誰?」

「他是發木丞相!」陳筆回答說。

「是發木奐?」劉大耳愕然,就對發木奐說:「朕沒有召你回來,你回來幹什麼?」

「微臣回來是有事與皇上相討。」

「好吧!」

回到宮廷後,劉大耳一起召見陳筆和發木奐,發木奐首先發言:「皇上為什麼要答應參國他們呢?」

「你們不明白又難怪的,來,這是約章。」

陳筆看完約章後,大怒道:「怎麼可以這樣!」《待續》

(第十二回完)

2008年8月12日星期二

第十二回(三)

「第一:不收下它就是不給面子我們!第二:就算你攻打西灌國又怎樣?我們遲早也會奪回的。」諸葛衛門這一招實在高明,其實參兵自從被域申屯長攻陷參國一些地方之後就沒有士氣了,根本不能打仗。

劉大耳聽了後,覺得他有道理,但是又不能不攻打西灌國,突然,他想到一條妙計,接著便道:「好,朕收它吧!」

「那國主可以立一份約章嗎?」

劉大耳心裡發笑,說:「正有此意!」

劉大耳寫好之後,就交給北飛,北飛看了,便道:「這裡所有人聽著約章作見證:朕劉大耳不會踏進西灌國一步!聽到嗎?」

「是!」參兵喊著,而灌兵則沒有說話。北飛看到,說:「灌國的朋友是不是聽不到,我需要再說一遍嗎?」

「不,我們聽到了。」灌兵無奈地回答說。

劉大耳心想:這個正中下懷,嘻嘻!

「我倆告辭了!」北飛和諸葛衛門便走了。

劉大耳待他們遠離宮廷後,就說:「傳我的命令下去:點八萬大軍集結在西灌國邊境,由平城召回陳筆!李卿家,這次由你領兵了。」

眾人都非常驚訝,李天就問道:「這怎樣成?」

「李卿家,你仔細想想那約章的字便會明白了。」劉大耳笑道。《待續》

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

第十二回(二)

(今天我不寫每日一記!)

「我身為副使者,怎會沒有我的事呢?國主,老實說:你還是收了它吧!」

「不!」劉大耳怒道。

「人道劉國主聰明得很,原來只是言過其實。」

「朕怎樣言過其實?」

「連『弊多於利』這四隻字也不懂得寫,還不是言過其實?」

「朕懂得寫『弊多於利』呀!」劉大耳傻了一傻。

諸葛衛門差點就要暈倒,他正色道:「我不是這個意思。聽著:如果國主不肯收下馬頭鈴像,就是『弊多於利』。」

「何出此言?」